秋季流行传染病健康提示
时间:2024-10-10
点击数:来源:健康宣教
进入十月,气温逐渐降低,昼夜温差加大,各种病菌也开始“粉墨登场”,提醒全校师生:需重点关注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手足口病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当前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预防。
1.预防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。进入10月份来,随着气温下降,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,应持续做好关注。

健康提示:(1)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、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,9月和10月是接种最佳时期,建议学生、幼托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疫苗。(2)流感流行季节,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或避免长时间停留。日常要勤通风,做好环境清洁消毒。(3)科学佩戴口罩、注意咳嗽礼仪、规律作息、均衡营养,避免过度劳累,提升自身免疫力。
2.预防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,人群普遍易感,儿童和青年极易感染发病。随着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增大,逐渐进入水痘高发季节。

健康提示:(1)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式,适龄儿童应按程序接种水痘疫苗。(2)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群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,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,避免发生交叉感染,早期隔离,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。(3)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勤晒衣被,保持室内空气通畅,做好环境卫生消毒。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,坚持适度的锻炼、增强体质。
3.预防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发病人群主要是5岁及以下的儿童,每年10-11月是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,要警惕学校、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的发生。

健康提示:(1)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,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家长们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,自愿、自费接种。(2)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勤洗手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物。在流行季节要避免与有发热、出疹的儿童接触,减少去人群拥挤场所。(3)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,每天定时开窗通风。家庭常备“84”消毒液,采用“浸、洗、擦、洒、泼”五步法对儿童的玩具、其他用品等进行清洗消毒。(4)一旦出现发热、皮疹(特别是肛周皮疹)或口腔溃疡等,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
4.预防其他感染性腹泻
进入秋季,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也会逐渐增多,发生感染性腹泻的风险增大。

健康提示:(1)预防感染性腹泻,关键在于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,常剪指甲、勤换衣服。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,增强体质,一旦出现腹泻、腹痛、呕吐等症状者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。(2)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不吃未熟、不卫生、腐败变质的食品,不饮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,饮用水用具定期消毒。(3)接种相关疫苗可有效预防某些感染性腹泻,如轮状病毒等。